反渗透设备完整工作流程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返回列表
反渗透设备
反渗透设备作为现代水处理领域的核心技术装备,其高效净化能力源于对 “渗透与反渗透” 物理现象的精准应用。这套系统通过多层工艺协同,实现对水中溶解盐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杂质的深度截留,最终产出高品质纯水。
反渗透设备核心原理
自然状态下,水分子会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,这一过程称为渗透。当两侧溶液浓度达到平衡时,液面形成的压力差即为渗透压。反渗透设备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外力打破渗透平衡:在高浓度溶液(原水)一侧施加超过渗透压的压力(通常 1.0-1.5MPa),迫使水分子逆向流动,从原水侧透过半透膜进入低浓度溶液(产水)侧,而原水中的杂质则被膜截留,形成浓水排出。
反渗透膜是这一过程的核心载体,其表面布满 0.1-1 纳米的微孔,仅允许水分子通过,对直径大于 0.3 纳米的物质(如钠离子直径 0.38 纳米、细菌直径 0.5-5 微米)截留率可达 99% 以上。这种 “分子级筛分” 特性,使其能同时去除溶解盐、胶体、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,净化效率远超传统过滤技术。
反渗透设备完整工作流程
1. 预处理阶段:为膜分离 “扫清障碍”
原水首先进入预处理系统,这一步是保护反渗透膜的关键。多介质过滤器通过石英砂、无烟煤的逐层过滤,去除水中悬浮物、泥沙等颗粒杂质,降低浊度至 1NTU 以下;活性炭过滤器则吸附余氯、异味及部分有机物,避免余氯氧化损伤膜元件;保安过滤器(5μm PP 棉滤芯)最终截留微小颗粒,确保进入膜系统的水质污染指数(SDI)≤5,为后续膜分离提供稳定进水条件。
2. 核心分离阶段:膜组件的精准截留
预处理后的原水经高压泵加压后,以特定流速进入反渗透膜组件。膜组件内的卷式膜元件呈螺旋状结构,由多张半透膜、导流网和隔网交替缠绕而成。水流在压力驱动下沿导流网流动,水分子透过膜表面的微孔进入产水侧,经中心管汇集后成为纯水;无法透过的杂质(如钙镁离子、重金属、有机物)则沿隔网形成浓水,从膜组件另一端排出。
这一过程中,膜表面的电荷效应与筛分效应共同作用:带负电的膜表面会排斥水中带负电的污染物(如硫酸盐离子),而微孔结构则通过尺寸筛选拦截大分子物质,双重机制确保净化效率。
3. 产水与浓水调控:平衡效率与膜保护
设备通过阀门组调节浓水排放比例,通常控制产水率在 50%-70%(即 1 吨原水产 0.5-0.7 吨纯水)。适当的浓水排放可避免杂质在膜表面过度沉积,而未透过的水分子则继续冲刷膜表面,形成 “动态清洗” 效果。产水经电导率仪实时监测合格后,进入产水箱储存;若水质不达标,会触发回流装置,将不合格产水送回预处理系统重新处理。
上一篇:反渗透设备完整工作流程
下一篇:没有了